机器人浪潮将至, 中国会是弄潮儿吗?
2025年5月20日
随着对人工智能的炒作逐渐让位于对商业应用的发掘,机器人领域正重新引起关注。 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证券融资可以为寻求未来增长点的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资金活水。
在美国,科技巨头特斯拉重金押注机器人技术,计划年内量产数千台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一举提升了该行业的关注度。[1]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称其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产品”,甚至预测到2040年,将至少有100亿台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2]
但近几个月来,中国已成为行业热议的中心。 今年1月,以机器狗著称的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将产品搬上了春晚舞台,其1.8米高的H1机器人惊艳亮相,一段民族舞表演令观众赞叹不已。[3] 紧随其后,该公司又发布了一系列人形机器人表演太极、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的视频,迅速走红网络。[4] 四月,北京半程马拉松上,由中国多家初创公司打造的21台人形机器人首次与人类选手同场竞技。[5]
这股机器人浪潮并非偶然。 中国不仅是全球制造业(从电动汽车到太阳能电池板)的领头羊,同时也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22年每名妇女平均只生育1.09个孩子,低于2.1的人口替代率。[6] 此外,中国人口老龄化也在加速,预计到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从2.8亿增至4亿以上。[7]
因此,尽管经济低迷且面临美国关税上涨,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投资仍在激增。 仅在2025年的前两个月,人形机器人开发商就融资近20亿元人民币(约合2.7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2亿元人民币。[8]
人形机器人引人遐想,但专用机器人才是关键
虽然人形机器人频频登上新闻头条,但短期增长点却在于能够自动化执行特定任务的专用机器人。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装机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9] 这种在自动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实力,使中国能够很好地迎接下一个阶段:为家庭及医院的特定任务和非工业用途量身定制的商用机器人。
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成本高昂。 此外,尽管大语言模型取得了进展,但推理能力和情境适应性仍存局限。[10] 安全性是另一个障碍——机器人长时间运作需要大型电池组,这使得机器人笨重且存在安全隐患。[11] 因此,专用机器人[12] ——价格更便宜、适应性更强、智能化程度较低,且外形更像宠物而非人类的机器人——在中国各大展会上都迎来需求的爆发式增长。[13]
中国2025年的机器人发展重点正在转向生产此类机器人。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工厂生产了近150万台用于配送和清洁等任务的服务机器人,同比增长36%。[14] 而养老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去年为79亿元人民币,预计将在未来几年飙升至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80亿美元)。
随着技术进步,中国机器人有望驾驭日益复杂的任务,从而提升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空间。 这些机器人有望称霸全球出口市场——如同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无人机等技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一般。[15]
就在中国机器人产业扩张之时,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人口萎缩的挑战。 联合国预测,全球已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生育率下滑的国度。 到2100年,部分主要经济体的人口或将锐减20%到50%。[16] 机器人劳动力也许会成为应对人口变化的必然选择。
当然,前路并非一片坦途。 中国的机器人虽然具有成本效益,但在运动控制和精度方面往往依赖于不太先进的算法。[17] 监管审查以及来自全球初创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也可能对其国际增长前景带来潜在风险。
不过,中国企业已在其他行业成功克服了类似挑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专家等中国领先产业的净增长率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8] 与此同时,中国计划在未来20年内,从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募集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80亿美元)资金,确保从国内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19]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10亿台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20] 对于那些寻求长期投资于变革性技术的投资者和创业者而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崛起蕴藏着令人期待的机遇。
灵活的证券融资方案,能够为抓住这一新兴机遇提供所需的流动性,并助力全球各地的社会实现自动化。
[1] https://www.inc.com/minda-zetlin/elon-musk-is-literally-building-a-legion-of-robots-he-says-theyll-change-everything/91169741
[2]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elon-musk-10-billion-humanoid-robots-by-2040-20k-25k-each-2024-10-29/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jxmJWo3IY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kh6RUocD8c
[5]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china-pits-humanoid-robots-against-humans-half-marathon-2025-04-19/
[6] https://www.wsj.com/world/china/chinas-fertility-rate-dropped-sharply-study-shows-e97e647f
[7]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chinas-population-falls-third-consecutive-year-2025-01-17/
[8] https://www.scmp.com/tech/tech-trends/article/3301571/chinas-robotics-start-ups-emerge-new-venture-capital-darlings
[9] https://ifr.org/ifr-press-releases/news/china-to-invest-1-trillion-yuan-in-robotics-and-high-tech-industries
[10]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5/06/1116108/why-the-humanoid-workforce-is-running-late/
[11]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62jxdxng7do
[12] https://fortune.com/article/specialized-robots-not-humanoid-robots-will-dominate-robotics/
[13] https://www.scmp.com/economy/china-economy/article/3307697/why-chinas-robot-makers-are-unfazed-us-tariffs-were-only-supplier
[14] https://www.scmp.com/tech/policy/article/3302720/china-debuts-economic-data-service-robots-humanoid-industry-grows
[15] https://www.rand.org/pubs/commentary/2025/02/focus-on-the-new-economy-not-the-old-why-chinas-economic.html
[16] https://www.mckinsey.com/mgi/our-research/dependency-and-depopulation-confronting-the-consequences-of-a-new-demographic-reality
[17] https://orcasia.org/article/562/chinas-robot-revolution
[18] 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5/04/the-future-of-jobs-in-china-the-rise-of-robotics-and-demographic-decline-are-opening-up-skills-gaps/
[19] https://ifr.org/ifr-press-releases/news/china-to-invest-1-trillion-yuan-in-robotics-and-high-tech-industries
[20] https://www.investing.com/news/stock-market-news/humanoids-seen-as-5-trillion-global-opportunity-at-morgan-stanley-4010886
免责声明
过去的业绩表现并不保证未来回报,个人回报将不受保证或担保。
本文件仅供认证投资者、成熟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或其他符合法律或其他方面要求的合格投资者使用,不适用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人士,也不应由其使用。本文件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是一般性的,并不针对任何具体的目标或财务需求。本文件中表达的观点和意见由第三方编写,未必反映EquitiesFirst的观点和意见。EquitiesFirst未独立审查或核实本文件提供的信息,且未声明其是准确或完整的。本文件中的意见和信息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出售任何证券、投资或任何金融产品的要约或购买的要约招揽(“要约”)。任何该等要约只能通过列明其实质性条款和条件的相关要约或其他文件作出。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均不构成Equities First Holdings, LLC或其子公司(统称为“EquitiesFirst”,于中国內地市场则为“易峯”)购买或出售任何投资产品的建议、招揽、邀请、诱导、促销或要约。本文件也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投资、法律或税务建议,也不应解释为EquitiesFirst的建议、参考或背书。在就财务产品作出投资决策前,您应寻求独立的财务意见。
本文件包含EquitiesFirst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各自的标志以及其他已注册和未注册的商标和服务标志。EquitiesFirst保留本文件中包含的对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利。接收方不得向任何其他人分发、出版、复制或以其他方式提供本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特别是不得向分发行为可能导致违反任何法律或监管要求的任何国家/地区的人士分发本文件。
EquitiesFirst不就本文件作出任何陈述或保证,并明确否认法律规定的任何默示保证。您承认EquitiesFirst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对任何直接、间接、特殊、后果性、偶发性或惩罚性损害负责,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或机会损失,即使EquitiesFirst已被告知此类损害的可能性。
EquitiesFirst做出以下可能适用于所述司法管辖区的进一步声明:
澳大利亚: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Australia) Pty Ltd(ACN:142 644 399)持有澳大利亚金融服务许可证(AFSL编号:387079)。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件包含的信息仅适用于身处澳大利亚,且按《2001年公司法》第761G节的定义归类为批发客户的人士。向该标准以外的人士分发信息可能受到法律的限制,获得信息的人士应寻求咨询意见并遵守任何此种限制。
本文件包含的材料仅供参考,且不得解释为购买或销售金融产品的要约、招揽或建议。
本文件包含的信息属于一般性信息,并非个人财务产品建议。本文件中的任何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在编写时未考虑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在采纳任何信息之前,您需要根据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要考虑所提供的信息的适当性和相关财务产品的性质。在就财务产品做出投资决策之前,您应征求独立的财务建议并阅读相关披露声明或其他要约文件。
迪拜: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td(迪拜国际金融中心代表处)(地址为Gate Precinct Building 4, 6th Floor, Office 7, 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商业许可证编号为CL7354)作为一家代表处接受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FSA”)监管(DFSA公司参考编号:F008752)。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件包含的信息属于一般性信息,从被视为建议的角度而言,本文件中的任何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在编写时未考虑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也未考虑金融产品是否适合您。
本文件包含的材料仅仅是为了提供信息,不得被解释为财务建议,包括购买或销售金融产品的要约、招揽性信息或建议。本文件包含的信息属于一般性信息,本文件中的任何建议仅为一般性建议,在编写时未考虑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也未考虑金融产品是否适合您。在采纳任何信息之前,您需要根据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要考虑所提供的信息的适当性和相关金融产品的性质。如果您不理解本文件的内容,您应咨询获授权的财务顾问。
本文件与某一金融产品有关,该金融产品不受DFSA任何形式的监管,也无需获得DFSA任何形式的批准。DFSA不负责审查或核实与本金融产品有关的任何文件。因此,DFSA未批准本文件或任何其他相关的文件,也未采取任何举措来核实本文件所载的信息,并且对其概不负责。
中国香港: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根据《放债人条例》持有牌照(放债人许可证编号1659/2024),并根据《证券与期货条例》(“SFO”)(CE编号:BFJ407)从事证券交易业务(第一类牌照)。本文件未经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查。本文件不作为出售证券的要约或购买任何由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管理或提供的产品的招揽。本文件仅供SFO规定之专业投资者参考。本文件不针对此类要约或邀请将构成违法或禁止行为的个人或组织。
韩国: 上述内容仅适用于充分具备证券融资交易知识和经验的资深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或其他合格投资者。不适用于也不应由不符合标准的人士使用。
英国: Equities First (London) Limited在英国获得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授权,并接受其监管。在英国,本文件仅分发并提供给《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金融促进)2005年法令(FPO)中第四部分第19 (5)条(投资专业人士)和第49 (2)条(高净值公司、非法人团体等)所述的相关人士。与本文所述相关联的任何投资活动仅适用于且仅与该类人士有关。不具备投资事宜专业经验或非FPO第49条适用人士,不得依赖本文件。本文件仅适用于符合《金融工具市场指令》规定的专业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