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USB 記憶體到深度科技:創新成為新加坡成功關鍵的原因
2025 年 7 月 31 日
正值新加坡慶祝建國 60 週年之際,在全球日益受到地緣政治碎片化及貿易爭端影響的環境下,該國的競爭能力正備受考驗。 加大對創新經濟的資金投入,對於未來數十年間延續其非凡的成功故事至為關鍵。
從 1960 年代的船塢到現今先進的製造業、金融業及科研設施,新加坡不斷實現自我重塑的過程。[1] 在 2024 年,數碼經濟佔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重高達 17%,令人刮目相看。[2]
如今,開放貿易、電子製造和平台經濟等的增長槓桿正備受壓力。 貿易作為這個城邦國家的第二大產業,日漸容易受到地緣經濟的影響,半導體和藥品出口正面臨更嚴格的審查。[3]
為保發展勢頭,新加坡需要該國的研發 (R&D) 專業人員開拓嶄新的全球利基市場,並且擴大在生物科技、材料工程、半導體製造及人工智能等策略領域的增長。[4] 儘管新加坡透過政府計劃及增撥預算大幅提升了研發經費,但就人均居民專利申請數量而言,在亞洲地區仍落後於韓國、日本和中國。 這意味著相當大比例的創新成果會面臨被離岸商業化的風險。[5],[6]
許多研究人員欠缺資金渠道,而且往往缺乏信心,難以將他們的創新成果從實驗室帶到商業市場。 私募信貸與股票融資等其他形式的創新資本,在協助資本密集型初創企業渡過漫長的孕育期,以及在無需過早稀釋股權的情況下實現規模擴張,可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面對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及人口下跌的問題。[7],[8] 意大利、丹麥和葡萄牙已超越新加坡,成為全球畢業生的首選目的地。[9] 新加坡有可能流失更多研究人員到美國或中國等較大的創新生態系統中。
最終,信貸不足亦會對研究過程造成損害。 2024 年在中國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城市的創新政策刺激了增長,但亦提高了研發密集型公司的融資成本——由於科學家要花更多時間在追逐資金而非用於突破性研發上,導致整體研究質素下降。[10]
股票融資可有助填補這個資金缺口。 在取得盈利前,其為公司創辦人提供早期流動性,減少對撥款、股權稀釋或過早退場的依賴,並有助於維持增長。
孕育創意的沃土
新加坡是全球最適合研究型創業的地方之一。
在過去二十年間,每 1,000 名勞工當中,新加坡研究人員的數目增加了一倍。[11] 其研發生態系統——涵蓋政府機關如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A*STAR)、醫院、學術機構及科技培育中心等——可能已促成了超過 4,500 間初創企業、500 間創業投資公司及超過 220 間創業加速器的進駐。[12] 新加坡持續將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2% 以上投入於研究,令該國成為全球研究密集程度最高的經濟體系之一。[13]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企業家發明了第一個 USB 快閃記憶體(Trek 2000 的 ThumbDrive)、當地公司 Creative 的 ZEN MP3 播放器曾與蘋果的 iPod 逐鹿中原,而全球廣泛採用的紅外線體溫偵測系統,也是 2003 年沙士 (SARS) 爆發後於新加坡研發的。[14],[15],[16] 與此同時,在新加坡擁有重要業務的生物科技公司 Illumina,生產了全球約 80% 的序列數據,這些數據對世界各地的精密醫療相當重要。[17]
惟新加坡的科研成果,不應僅以創造發明來衡量。 該國的研究人員擅長默默地改變產業的運作方式。
從 1998 年推出全球首個道路擠塞收費系統,以至利用實時分析及自動化技術來重新思考機場客戶體驗,新加坡的成功長期來源自他人未曾察覺的因素:透過有效的公私營機構合作,實現系統設計、流程改善和前瞻性規劃。[18],[19],[20]
新加坡也積極擔當「生活實驗室」的全新角色——無論是碳排放交易服務及環保出口,抑或是貿易科技及微型 DNA 定序儀器,這裡都是一個為都市化、可持續發展及公共衛生挑戰孕育解決方案的地方。[21],[22]
然而,若要讓下一輪全球深度科技創新在這裡落地生根,金融生態系統必須作出演變。 更廣泛的資金來源將賦予創辦人、研究人員和員工更大的靈活性,為他們提供稀釋性私募股權或創業投資以外的創新方案。 像 EquitiesFirst 這樣的專業資本提供者,是解決方案當中的一部分,為獲認可投資者可交易的股票持倉提供靈活的流動資金。
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及深度科技等領域,速度和人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靈活的資金可支持企業聘用頂尖人才、收購專屬知識產權,或加快上市計劃。
新加坡建國 60 年以來,經濟增長的飛躍成果,大多是默默地低調進行。 然而,要延續新加坡的成功,下一輪本土研發的推動至為關鍵。
[1] https://www.nlb.gov.sg/main/article-detail?cmsuuid=00df90f2-a3ac-4e9b-b507-f338eb2f933c
[2] https://www.imda.gov.sg/-/media/imda/files/infocomm-media-landscape/research-and-statistics/sgde-report/singapore-digital-economy-report-2024.pdf
[3]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singapore-trade-minister-discuss-pharma-tariff-concessions-during-us-trip-july-2025-07-10/
[4] https://www.ubesg.com/post/singapore-rie2025-charting-the-path-to-a-global-innovation-powerhouse
[5]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singapore/economy-policy/singapore-spending-s25b-next-five-year-rd-plan
[6] https://www.wipo.int/edocs/statistics-country-profile/en/_list/l3.pdf
[7] 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singapore/singapore-fertility-rate-births-record-low-immigration-4966516
[8] https://www.scmp.com/week-asia/lifestyle-culture/article/3289782/elon-musks-going-extinct-jab-singapore-spotlights-birth-rate-challenges
[9]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24/10/22/our-footloose-index-the-most-attractive-countries-for-graduates
[10] https://cicm.econ.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2024/06/I-New-Issues-and-New-Methodologies_Financing-RD.pdf
[11] https://file.go.gov.sg/rie-2025-handbook.pdf
[12] https://www.enterprisesg.gov.sg/resources/blog/deep-tech-unlocking-new-engines-of-growth-for-singapore
[13] https://www.un.org/technologybank/news/driving-transformation-technology-and-innovation-%E2%80%93-lessons-singapore
[14] https://spectrum.ieee.org/thumb-drive
[15] https://tedium.co/2022/05/11/ipod-failed-competitors-history/
[16] https://innovd.stengg.com/deploying-fast-and-intuitive-screening-with-facial-detection-thermal-scanners/
[17]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100-genome-new-dna-sequencers-could-be-game-changer-biology-medicine
[18] https://www.mhi.com/group/mhims/research/sip/column_0003.html
[19] https://cmp.smu.edu.sg/ami/issues/volume-06-issue-1/vantage-point/ai-gets-real-singapores-changi-airport-part-1-learning
[20] https://www.internationalairportreview.com/news/179545/efficient-passenger-processes-at-changi-airport/
[21]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opinion-features/living-laboratory-future-urban-solutions
[22] https://www.edb.gov.sg/en/business-insights/insights/singapore-growth-to-slow-as-trade-tensions-rise-but-green-digital-opportunities-will-emerge-dpm-gan.html
免責聲明
過去的業績表現並不保證未來的回報,個人回報將不受保證或擔保。
本文件只供合資格的投資者、資深投資者、專業投資者或其他合資格的投資者使用(或如法律要求或其他要求),不適用並不得用於未符合相關要求之人士。本文件的內容只供參考用途,僅屬通用性內容,並無針對任何具體目標或財務需要。本文件表達的意見及立場乃由第三方提供,未必反映 EquitiesFirst 的意見及立場。EquitiesFirst 並無進行獨立檢查或驗證所述之內容,概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聲明。本文件的意見及資訊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內容並不構成出售(或要約購買招攬)任何證券、投資或任何金融產品(「要約」)。任何該等要約只可透過有關銷售文件或其他文件列出的實質條款及細則。本文任何內容均不構成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LLC 或其子公司(統稱為「EquitiesFirst」)對任何投資產品購買或銷售的建議、招攬、邀請、誘導、促銷或要約,亦不得以任何方式被解釋為投資、法律或稅務建議,或作為 EquitiesFirst 的建議、參考或背書。在就金融產品作出投資決定之前,閣下應該先尋求獨立的財務建議。
本文包含 EquitiesFirst 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的知識產權,包括但不限於其各自的標誌以及其他已註冊和未註冊商標及服務標記。EquitiesFirst 保留本文所包含知識產權的一切權利。收件人不得將本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發放、刊登、複製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給任何其他人,尤其不得發放給任何可能導致違反任何法律或監管要求的國家/地區的人。
EquitiesFirst 對本文件不作任何陳述或保證,並明確否認依法享有任何默示保證。閣下承認在任何情況下,EquitiesFirst 對任何直接、間接、特別、由此導致、附帶性或懲罰性的損害概不負責,包括但不限於任何虧損利潤或損失的機會,即使 EquitiesFirst 已被告知該等損害可能性。
EquitiesFirst 提出以下可能適用於所述司法管轄區的進一步聲明:
澳洲: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Australia) Pty Ltd (ACN: 142 644 399) 持有澳洲金融服務牌照 (AFSL 編號: 387079)。版權所有。
本文件所含資訊只供澳洲境內人士,以及 2001 年《公司法》第 761G 條所定義的批發客戶使用。向不屬此類人士發佈資訊可能會受到法律所約束,而擁有資訊的人士應尋求建議並遵守任何此類限制。
本文件所含資料只作訊息用途,並不構成購買或銷售金融產品之要約、招攬或建議。
本文件所含資訊屬於一般性質,並非個人金融產品建議。本文件所含的任何建議均屬一般建議,制定時並無考慮到閣下的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在就任何資訊採取行動之前,閣下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財務狀況和需要,仔細考慮所提供資訊的適當性及相關財務產品之性質。在就金融產品作出投資決策之前,您應尋求獨立的財務建議,並仔細閱讀相關的披露聲明或其他要約文件。
杜拜: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td(杜拜國際金融中心代表辦事處)的地址為Gate Precinct Building 4, 6th Floor, Office 7, 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商業牌照號碼CL7354),作為代表辦事處受杜拜金融服務管理局(「DFSA」)監管。(DFSA公司參考編號:F008752),保留所有權利。
本文件所含資料屬於一般性質;若被視為建議,本文件所含的建議均屬一般建議,制定時並無考慮到閣下的目標、財務狀況、金融產品的合適性或閣下的需要。
本文件包含的資料僅供參考,不應被視為財務建議,包括購買或出售金融產品的要約、招攬或推薦意見。本文件所含資料屬於一般性質,而本文件所含的任何建議均屬一般建議,制定時並無考慮到閣下的目標、財務狀況、金融產品的合適性或閣下的需要。在就任何資料作出決策之前,閣下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財務狀況和需要,仔細考慮所提供資訊的適當性及相關財務產品之性質。如果不明白本文件的內容,應諮詢獲授權財務顧問的意見。
本文件涉及的金融產品不受DFSA任何形式的監管,亦毋須DFSA批准。DFSA並無責任審閱或核實與此金融產品有關的任何文件。因此,DFSA並未批准本文件或任何其他相關文件,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核實本文件包含的資料,對此亦不承擔任何責任。
香港: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 根據《放債人條例》獲授牌照(放債人牌照號碼:1659/2024),並且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SFO」)(CE No. BFJ407)可進行證券交易業務(持有第一類牌照)。本文件未經香港證監會審核。文件並不構成要約銷售證券或招攬購買由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 管理或提供的任何產品的意圖,並只供受證券及期貨條例(SFO)規限下,符合專業投資者資格的人士使用。本文件不得發放予個別人士或機構作可能非法或違規的要約或邀請用途。
韓國: 上述內容只供在進行證券融資交易方面具有足夠知識和經驗的資深投資者、專業投資者或其他合資格的投資者使用。不適用並不得用於未符合相關要求之人士。
英國: Equities First (London) Limited 獲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 授權及監管。在英國,本文件僅供《2000 年金融服務與市場法》(金融推廣) 2005 年(「FPO」)法令第 IV 章第 19(5) 條(專業投資從業員)及第 49(2) 條(高淨值公司、非法團協會等)所述類別之人士使用,以及與本文相關的任何投資活動僅提供給該類人士使用,並且僅與該類人士有關。對於在投資相關事宜上沒有專業經驗,或《FPO》第 49 條不適用的人士,不得依賴本文件。本文件僅為符合金融工具市場指令中具有專業投資者資格的人士而制定,並只適合該等人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