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私人信貸不僅規模日益壯大,而且越趨多元化

亞洲私人信貸在區域經濟中所佔比例較小,有龐大的增長空間。該領域亦會變得更多元化,專業融資提供商能滿足特定需求,同時基金亦將具更加成熟的策略。

創新資產數據提供商 Preqin 的數據顯示,亞太地區管理的私人信貸資產在過去十年勁翻四倍,截至 2023 年 9 月達到 1,240 億美元。[1] 但此數字僅佔全球私人信貸市場約 6% 。[2] 考慮到亞太地區目前佔全球 GDP[3] 超過五分之二,預計將推動全球增長超過 60%,[4] 其私人信貸市場顯然存在更大的增長空間。

圖 1:私人信貸迅速進軍亞太地區

圖片來源: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5-20/deutsche-bank-s-private-credit-business-beefs-up-team-in-asia

事實上,隨著全球銀行融資政策收緊,加上亞太地區高收益債券發行量大幅收縮,[5] 私人信貸將對維持亞太地區增長變得越來越重要。最重要的是,私人信貸亦將有助填補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中小型企業估計每年 2.4 萬億美元的融資缺口。[6]

KKR 的數據顯示,銀行目前仍然是亞太地區最主要的信貸提供者,所佔比例為 79%,在歐洲則為 54%,在美國僅為 33%。[7] 亞太地區方面,有關佔比由中國內地的 85% 至印度的 59% 不等(見圖 2)。如果以美國和歐洲作為指標,隨著經濟增長和私人信貸提供者增加對亞太地區的資本承擔,即使銀行的資產負債能力不會下降,但銀行在亞太地區的信貸份額亦會日漸下跌。

圖 2:銀行在亞太地區的信貸份額

圖片來源:https://www.pwchk.com/en/asset-management/navigating-the-region-apr2024.pdf

亞太地區的私人信貸與私募股權相比規模亦較小:亞太地區私募股權與私人信貸資產的比率為 30.8,而美國為 5.2,歐洲為 3.5。[8]

填補缺口

根據貸款人和借款人表示,亞太地區私人信貸的增長主要是由於它能夠應付銀行往往無法滿足的融資需求。[9] 私人信貸提供商有著不同的資本模式和監管框架,意味著私人信貸提供商通常可以比銀行為更廣泛的資產、信用狀況和企業情況提供融資。

所謂的直接融資策略(即投資者直接向通常為中型市場公司提供融資),被認為在亞太地區具有特別的潛力,因為有關策略直接向無法使用銀行融資服務的借款人提供信貸。這意味著在亞太地區,私人信貸可以與銀行融資互補,這跟美國和歐洲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當地的私人信貸與銀行貸款者往往處於競爭狀態。[10]

彭博最近對活躍於亞太地區的私人信貸提供商進行了一項調查,顯示教育、醫療保健和面向消費者的行業最有可能獲得信貸。亞太地區目前的人口結構變化將推動對資本的強勁需求,包括印度和東南亞快速增長的大眾富裕階層,以及中國和區內發達經濟體迅速老齡化的人口。[11]

私人信貸亦有能力填補能源轉型的資金缺口,該領域全球每年的資金缺口估計高達 4 萬億美元。[12] 在歐洲、美國和澳大利西亞,機構投資者已經成為轉型相關資產的主要資金來源,而這個趨勢很可能會擴展到整個亞太地區。[13]

發展更多元化

亞太地區的私人信貸不僅規模日益壯大,而且將變得更加多元化。環球資產管理公司可能會對專門用於既定策略(如槓桿融資、特殊情況和直接融資)的基金投放更多資本。

但當中並不包括針對資產和現金流的更專門形式貸款,而許多銀行亦認為這些貸款難以融資。我們預計,金融生態系統會更趨複雜,出現更多類型的融資公司滿足不同需求。

這種趨勢在美國已經迅速興起,「專業融資」作為私人信貸的一個新機遇領域,變得備受關注。奧緯諮詢估計,專業融資(包括與設備租賃、貿易應收賬和特許權使用費協議相關的融資)僅在美國可能已是價值 5.5 萬億美元的市場。[14]

專業融資在亞太地區的發展亦有多種途徑。自 2008 年以來,亞太地區的金融財富已超越美國,針對股權等金融資產的融資自然成為其中一種途徑。鑒於對亞太地區持續創造財富的預測——滙豐銀行預期,亞洲(除日本外)的財富將於短期內超過美國——證券融資顯然亦具有迅速增長的潛力。[15]

圖 3:亞太地區將主導全球 GDP 增長

圖片來源:https://www.muzinich.com/opinions/2024-05-20-five-things-to-know-about-asian-private-credit?utm_source=Insight&utm_medium=Website&utm_campaign=Five_things_to_know_about_asia_PD

創新方案

國際結算銀行的數據顯示,在亞太地區最活躍的幾個經濟體中,過去三年銀行對非金融私營公司提供的融資佔 GDP 的比例有所下降。換言之,在印尼、[16] 泰國[17] 和馬來西亞[18] 等從疫情中強勁復甦的國家,希望利用這一勢頭並進行擴張的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的機會有所減少。

因此,我們認為私人信貸在引導資本流向亞太地區的持續增長和發展方面,可以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大型基金平台將繼續主導最大的私人信貸類別,但對由各種資產擔保的專業融資的需求會為區內的企業家和公司締造更多融資選擇。

從股權中釋放流動資金在亞太地區具有龐大潛力。家族企業在地區資本市場佔有主導地位,例如在東南亞,超過 60% 的上市公司是家族企業。[19] 亞太地區最富裕的家族亦是全球股票的重要投資者:瑞銀對集體財富超過 6,000 億美元的全球家族辦公室進行的調查顯示,來自亞太地區的受訪者配置了 26% 的資產。[20] 所有這些都代表有大量資產可用於獲得流動資金,而 EquitiesFirst 的融資可以提供相關機會。我們讓專業、經認可和成熟的投資者以其持有的股權(即使是中價股或細價股)進行融資。這樣可以提供靈活資金用於各種用途,通常包括投資、向家族企業提供轉貸、償還債務和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

亞太地區強勁的經濟基本因素和大量未經使用的抵押品顯示,針對股權的專屬融資將成為亞太地區不斷增長的信貸市場中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而言,這亦是銀行貸款以外,一個真正的創新融資方案。


[1] https://www.scmp.com/business/banking-finance/article/3261676/private-credit-market-big-story-asia-though-institutional-investors-have-become-selective-say

[2] https://asia.nikkei.com/Opinion/Private-credit-can-help-fill-Asia-s-growing-financing-gap

[3] https://www.mckinsey.com/mgi/our-research/asia-on-the-cusp-of-a-new-era

[4] https://asia.nikkei.com/Economy/Asia-to-drive-60-of-global-GDP-growth-in-2024-led-by-India-IMF

[5] https://debtexplorer.whitecase.com/leveraged-finance-commentary/high-yield-issuance-rallies-in-western-markets

[6] https://www.scmp.com/business/banking-finance/article/3251942/asian-private-credit-players-rush-bridge-funding-gap-smes-and-sectors-education-technology

[7] https://www.kkr.com/content/dam/kkr/insights/pdf/private-credit-in-asia-pacific.pdf

[8]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1-27/kkr-sees-private-credit-returns-in-asia-beating-us-and-europe

[9] https://www.privatedebtinvestor.com/the-gaps-opening-in-asia-pacific-private-debt/

[10] https://www.privatedebtinvestor.com/the-gaps-opening-in-asia-pacific-private-debt/

[11]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2-27/private-credit-sees-more-growth-in-asia-as-banks-pull-back

[12] https://www.scmp.com/business/banking-finance/article/3255455/transition-finance-seen-crucial-tool-fight-against-climate-change-asia

[13] https://www.infrastructureinvestor.com/the-role-of-private-credit-in-driving-the-net-zero-transition/

[14] https://www.oliverwyman.com/our-expertise/insights/2024/apr/private-credit-next-act-bank-resurgence.html

[15] https://www.research.hsbc.com/C/1/1/320/svKzVQm

[16] https://data.bis.org/topics/TOTAL_CREDIT/BIS,WS_TC,2.0/Q.ID.P.B.M.770.A

[17] https://data.bis.org/topics/TOTAL_CREDIT/BIS,WS_TC,2.0/Q.TH.P.B.M.770.A

[18] https://data.bis.org/topics/TOTAL_CREDIT/BIS,WS_TC,2.0/Q.MY.P.B.M.770.A

[19]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opinion-features/embracing-change-future-proofing-family-businesses-s-e-asia

[20] https://www.ubs.com/global/en/family-office-uhnw/reports/global-family-office-report-2024.html

免責聲明

過去的業績表現並不保證未來的回報,個人回報將不受保證或擔保。

本文件只供合資格的投資者、資深投資者、專業投資者或其他合資格的投資者使用(或如法律要求或其他要求),不適用並不得用於未符合相關要求之人士。本文件的內容只供參考用途,僅屬通用性內容,並無針對任何具體目標或財務需要。本文件表達的意見及立場乃由第三方提供,未必反映 EquitiesFirst 的意見及立場。EquitiesFirst 並無進行獨立檢查或驗證所述之內容,概不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聲明。本文件的意見及資訊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內容並不構成出售(或要約購買招攬)任何證券、投資或任何金融產品(「要約」)。任何該等要約只可透過有關銷售文件或其他文件列出的實質條款及細則。本文任何內容均不構成 First Holdings, LLC 或其子公司(統稱為「EquitiesFirst」)對任何投資產品購買或銷售的建議、招攬、邀請、誘導、促銷或要約,亦不得以任何方式被解釋為投資、法律或稅務建議,或作為 EquitiesFirst 的建議、參考或背書。在就金融產品作出投資決定之前,閣下應該先尋求獨立的財務建議。

本文包含 EquitiesFirst 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的知識產權,包括但不限於其各自的標誌以及其他已註冊和未註冊商標及服務標記。EquitiesFirst 保留本文所包含知識產權的一切權利。收件人不得將本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發放、刊登、複製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給任何其他人,尤其不得發放給任何可能導致違反任何法律或監管要求的國家/地區的人。

EquitiesFirst 對本文件不作任何陳述或保證,並明確否認依法享有任何默示保證。閣下承認在任何情況下,EquitiesFirst 對任何直接、間接、特別、由此導致、附帶性或懲罰性的損害概不負責,包括但不限於任何虧損利潤或損失的機會,即使 EquitiesFirst 已被告知該等損害可能性。

EquitiesFirst 提出以下可能適用於所述司法管轄區的進一步聲明:

澳洲: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Australia) Pty Ltd  (ACN: 142 644 399) 持有澳洲金融服務牌照 (AFSL 編號: 387079)。版權所有。

本文件所含資訊只供澳洲境內人士,以及 2001 年《公司法》第 761G 條所定義的批發客戶使用。向不屬此類人士發佈資訊可能會受到法律所約束,而擁有資訊的人士應尋求建議並遵守任何此類限制。

本文件所含資料只作訊息用途,並不構成購買或銷售金融產品之要約、招攬或建議。

本文件所含資訊屬於一般性質,並非個人金融產品建議。本文件所含的任何建議均屬一般建議,制定時並無考慮到閣下的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在就任何資訊採取行動之前,閣下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財務狀況和需要,仔細考慮所提供資訊的適當性及相關財務產品之性質。在就金融產品作出投資決策之前,您應尋求獨立的財務建議,並仔細閱讀相關的披露聲明或其他要約文件。

香港: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 根據《放債人條例》獲授牌照(放債人牌照號碼:1681/2023),並且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SFO」)(CE No. BFJ407)可進行證券交易業務(持有第一類牌照)。本文件未經香港證監會審核。文件並不構成要約銷售證券或招攬購買由 Equities First Holdings Hong Kong Limited 管理或提供的任何產品的意圖,並只供受證券及期貨條例(SFO)規限下,符合專業投資者資格的人士使用。本文件不得發放予個別人士或機構作可能非法或違規的要約或邀請用途。

韓國: 上述內容只供在進行證券融資交易方面具有足夠知識和經驗的資深投資者、專業投資者或其他合資格的投資者使用。不適用並不得用於未符合相關要求之人士。  

英國: Equities First (London) Limited 獲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 授權及監管。在英國,本文件僅供《2000 年金融服務與市場法》(金融推廣) 2005 年(「FPO」)法令第 IV 章第 19(5) 條(專業投資從業員)及第 49(2) 條(高淨值公司、非法團協會等)所述類別之人士使用,以及與本文相關的任何投資活動僅提供給該類人士使用,並且僅與該類人士有關。對於在投資相關事宜上沒有專業經驗,或《FPO》第 49 條不適用的人士,不得依賴本文件。本文件僅為符合金融工具市場指令中具有專業投資者資格的人士而制定,並只適合該等人士使用。